Search

【鬥陣來關心】領域外仲裁判斷及民事判決在我國效力及執行

作者:林宜璇律師/徐錫...

  • Share this:

【鬥陣來關心】領域外仲裁判斷及民事判決在我國效力及執行

作者:林宜璇律師/徐錫言律師

法律爭端解決的途徑通常以訴訟或仲裁為之,若在我國管轄權區域外做成之判決或仲裁判斷,要在我國境內進行強制執行程序時,涉及外國判決或仲裁判斷承認的問題。

在民事訴訟上,我國法院對於外國判決之承認,基本上採自動承認制,意即若無民事訴訟法第402條之規定等情形,諸如該外國法院之確定判決依照我國法律外國法院無管轄權、敗訴之被告未經合法送達且未應訴、判決之內容或訴訟程序違反我國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或無相互承認者,我國法院始不承認其效力。在執行程序上,依強制執行法第4-1條規定,依外國法院確定判決聲請強制執行者,需經我國法院以判決宣示許可其執行者,得為強制執行,故於我國聲請強制執行前,應取得我國法院請求許可強制執行之訴之勝訴判決,始能聲請強制執行。

在仲裁判斷於我國之效力與強制執行時,依照仲裁法第48條規定,應先向法院提出聲請,經法院審理無仲裁法第49條規定之有背於我國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或依照我國法律該爭議不能以仲裁解決之情形時,經法院裁定承認後,與法院之確定判決有同一之效力並得為執行名義,聲請強制執行。

惟值得注意的是,因基於我國與中國特殊關係,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74條規定,在大陸地區做成之民事確定判決、民事仲裁判斷,不違背台灣地區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者,得聲請法院裁定認可,該裁定認可之裁判或判斷,以給付為內容者,得為執行名義。另實務上認為經我國裁定認可之民事確定判決或仲裁判斷,在我國僅具有執行力,無與我國法院做成之確定判決之既判力,故我國不受大陸地區法院裁判之拘束,大陸地區之判決在我國法院裁定認可之後,債務人仍得向我國法院提起債務人異議之訴,而仍有再進行爭訟之風險。

(本文之內容不代表本所之立場或法律意見)


Tags:

About author
本所榮譽事蹟: 本所獲Bloomberg於2009, 2010, 2011, 2012及2013年列入台灣地區M&A法律顧問案件統計評比領先之律師事務所,並榮列2013年截至第3季台灣地區M&A法律顧問案件量排行第一名。 本所獲Chambers Asia Pacific於2008, 2009, 2010, 2011, 2012及2013年評選為台灣地區公司及併購領域(Corporate/M&A)、勞資關係(Employment)以及保險領域(Insurance)之領導事務所之一。 本所盧偉銘律師、葉秋英顧問及蘇鴻霞顧問等獲Chambers Asia Pacific於2008, 2009, 2010, 2011, 2012及2013年評選為台灣地區公司及併購領域(Corporate/M&A)之領導人物之一。 本所獲全球指標性商務事務所指南IFLR 1000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Law Review)於2008, 2009, 2010, 2011, 2012及2013年評選為台灣地區資本市場(Capital Market)及併購(M&A)領域之推薦律師事務所之一。
惇安法律事務所是台灣目前最具潛力及國際經驗之法律事務所之一。
View all posts